You are here
如何面對走到盡頭的婚姻 兩性新聞 

如何面對走到盡頭的婚姻

在結婚七週年不久後的一個傍晚,正在準備晚餐的路易斯•西爾伯曼(Louis Silberman)和雪莉•西爾伯曼(Shelley Silberman)突然吵了起來。兩人已記不清當時為什麼爭吵,但都記得在吵架過程中,雪莉突然對她丈夫尖叫道,“我們的婚姻完了!我要你搬出去!”

路易斯驚呆了。這對夫婦當時有兩個分別為一歲和三歲的兒子。他們於20歲出頭時在加勒比海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上的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度假村相遇,然後幾乎立即就同居了。他們都喜歡打網球和旅遊。路易斯愛上了雪莉活潑、愛玩的性格,雪莉則喜歡路易斯的友善和活力十足。

路易斯說,“我原以為那不過是一次普通的吵架罷了。”現年47歲的路易斯目前住在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擁有一家為醫務人員和美容師進行抗衰老雷射手術培訓的公司。

在他妻子脫口而出要離婚時,路易斯懇求她就兩人之間的問題談一談。她拒絕了。兩人都哭了起來,雪莉衝進了臥室。

雪莉說,“我們之間積累了太多憤怒,很難友好地說再見。”現年44歲的雪莉後來再婚了,如今她的身份是雪莉•庫克(Shelley Cook),住在亞利桑那州山洞溪(Cave Creek)。

西雅圖婚姻諮詢機構高特曼機構(Gottman Institute)稱,平均來說,婚姻不幸福的夫妻會等上六年再開始尋求幫助。決定是否放棄一段曾經許下諾言的關係,可能會是一個傷心且複雜的過程。

一種名為“辨別力諮詢”的新型療法,打破了傳統婚姻諮詢盡力解決雙方所面臨問題的模式。由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家庭社會科學系教授比爾•多爾蒂(Bill Doherty)開創的辨別力諮詢,旨在幫助掙扎中的夫妻雙方決定是否該離婚,還是該維持婚姻。這種新的心理諮詢是多爾蒂2011年發起的“明尼蘇達離婚邊緣伴侶項目”(Minnesota Couples on the Brink Project)的一部分。多爾蒂最初開始這個項目的念頭源自當地家庭法院的一名法官。這名法官說,在他的離婚法庭上,越來越多的夫婦將離婚過程處理得非常好,以至於他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要分開。

“家庭法院案例回顧”(Family Court Review)2011年發表的一項針對離婚配偶進行的研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約30%正在離婚的人士稱他們會認真考慮婚姻調解諮詢,如果這項服務是由法院提供的話。其它相關研究也發現,約10%的夫婦,其雙方都願意進行調解諮詢。

據多爾蒂估計,在尋求婚姻調解諮詢的30%的夫婦中,有一個人是諮詢師所稱的“外傾者”,即希望離開這段婚姻的人﹔而另一個人則是“內傾者”,即希望維持這段婚姻的人。

在辨別力諮詢中,多爾蒂幫助那些“外傾者”思考離開這段婚姻的決定是否明智,幫助“內傾者”通過適當的方式來應對以免情況惡化,如不要苦苦哀求、威脅或是讓本已惱怒的另一方心灰意冷。多爾蒂會通過五次諮詢讓夫妻雙方審視這段婚姻曾經有過的美好時刻、是什麼讓他們走到了現在這一步、以及他們為挽救這段婚姻做出過什麼樣的努力。然後,他列出三個選項:維持婚姻原狀、離婚或是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婚姻諮詢調解。在多爾蒂諮詢過的25對夫婦中,40%決定嘗試婚姻諮詢調解,其餘的選擇離婚或是認為沒有挽回的餘地。

人們為什麼要維持一段不幸的婚姻呢?原因有許多。或是他們希望事情能夠變好﹔或是為了孩子﹔或是他們害怕接下來要面對的事情﹔又或是他們認為,到了應該離開時自會有那麼一刻心裡突然明瞭(心理醫生稱並沒有這樣的時刻。)

常常,夫妻中有一方因害怕傷害另一方而不願把離開的想法說出來。心理學家稱,男人尤其不擅長這種事情。他們通常不太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不願意讓自己的妻子感到失望。他們可能會埋首工作或其它事情,刻意變得疏遠。

《思考離婚》(Contemplating Divorce)一書的作者、註冊臨床社會工作者蘇珊•皮斯•加杜阿(Susan Pease Gadoua)稱,人們覺得,如果他們將注意力放在其它事情上,兩人間的問題會自然發展,婚姻也將隨之解體。加杜阿同時還是加州聖拉斐爾(San Rafael)幫助婚姻陷入困境夫婦的機構“改變婚姻”(Changing Marriag)的主管。

許多希望擺脫婚姻的人表現得非常糟糕。他們或是情緒化地搬離出去,或是發生外遇,或是某天一覺醒來後就不辭而別了。這些行為對他們配偶造成的傷害會更深。加杜阿說,“對一個‘被離開’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他們都來不及作出反應、和配偶一起努力對事情進行改善。”

那次爭吵之前,雪莉已經就離婚一事想了好幾個月了。她更願意呆在家裡和孩子們一起,但她丈夫希望她出去工作。另外,她很反感他每天花很長時間在他的新公司上。雖然心理學家稱,婚姻的破裂是由於許多因素,並隨著時間累積慢慢造成的。但雪莉清楚地記得她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完了的那一刻。那是在她第二次懷孕期間,當時她正住院治療,她丈夫前來看她,然後就開始不停地談論他的工作。雪莉說,“當時我想,難道我接下來的大半輩子就要這樣過了嗎?”

夫婦倆開始越來越頻繁地爭吵,而且常常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路易斯曾試圖和妻子討論,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但她拒絕了,不是去打開電視,就是去另一個房間呆著。在雪莉要求她丈夫搬出去後,他希望她重新考慮,想一想孩子們,他保證會改。然後他搬了出去,希望這只是一次短暫的分居。

在他的請求下,他們去進行了婚姻諮詢,但只持續了寥寥可數的幾次。路易斯說,“很顯然她不會改變態度了。而且我在外面也住得太久,已經筋疲力盡了。”九個月後,這對夫婦離婚了。她開始約會其他人。他剛開始感到很沮喪,等恢復過來後也重新開始了約會。

數年後,雪莉被診斷出患了乳癌,開始進行化療和放療。治療完成後,路易斯給她提供了一份工作。他說,“我想,如果這能對她有所幫助的話,也就是對孩子們有所幫助了。”這已是八年前的事了。現在,已成為一名雷射手術培訓師的雪莉仍在為她前夫工作。兩年前,他們自費出版了一本離婚指南《童話結局之後的故事》(After the Happily Ever After)。儘管他們現在依然經常吵架,但他們都表示自己把對方看作是朋友。雪莉說,“趕在婚姻變得面目全非之前分開,其結果截然不同。”

請留下您的留言

留言

Related posts